徐龍森 兩大帝國之上
羅馬古文明博物館
2011年6月22日 - 7月24日
加奈特•麥肯齊博士
徐龍森:兩大帝國之上,今年夏天在羅馬古文明博物館開幕。由中國山水畫家所繪製的作品氣勢磅礴,與整個羅馬帝國之間形成凜然的王者氣派。
對話是建立在徐龍森展覽的作品之上,繪製在宣紙上的巨幅卷軸作品與羅馬古文明的雕塑和羅馬式建築的雄偉形成對比。中國的藝術歷史對西方藝術家的起到了重要作用,提供“相容並包的精神和冥想文化” 1;在19世紀,東方主義是中國和日本文化的一個通用的混合,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觀看和挑戰西方。在整個20世紀裏有藝術家的重要例子比如馬克•羅思科的東方主義的經驗,使他產生了一個抽象的概念,從根本上打破了西方藝術的原則。
正如一位走遍羅馬的人,去過羅馬鬥獸場和萬神殿,古羅馬的寺廟,直至羅馬古文明博物館,羅馬的建築象徵羅馬的古代文明,首先開始對旅程的期待,然後被不協調嚇了一跳,但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並置,安裝的出神入化。羅馬古文明博物館是羅馬世界博覽會的最終產品,為慶祝法西斯主義20年計畫于1942年興建。由於戰爭,建設工作被打斷,只有在20世紀50年代由菲亞特繼續完成。因此,羅馬古文明博物館存在於1955年。
兩大帝國之上的展覽在中國義大利年期間,由羅馬市政府和北京別處空間合作舉辦。徐龍森的個展在由汽車製造商為慶祝反法西斯和作為羅馬文明的永久陳列建設的一個建築物中;對成功來說可能似乎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因素,但它是宏偉的。需要懸掛作品的巨大的天花板:每一個卷軸都創造了一個垂直的軸線,優雅的對比著羅馬的石牆,占主導地問的廣闊空間中陳列著寫實的雕塑。博物館的面積有12000多平方米,展廳有10米多高,總的牆面空間超過三千米。第一個房間講述的是羅馬歷史的故事,從它的起源到西元6世紀,基督教的部分。其餘博物館的文物是羅馬文化的各個方面,也涉及到那些屬於每天的日常生活的公共生活。這有建築結構和城鎮重建的部分建築。
這是歷史的詳細敍述或重建。然而,通過他在的水墨卷軸上的書寫,徐龍森讓我們回到中國經典,呈現出人們寧靜和輕描淡寫的日常生活風景。人類的存在,相反,暗示沒有說明;人文精神射影在他的作品中,智慧、情感和精神內涵,通過水墨在卷軸上的書寫而延續著對繪畫藝術的探索。進入博物館的第一件作品是三個卷軸,每一個單獨的樹,館長安傑爾卡帕索寫道:
中國宗教是三教的混合體。徐龍森在今日美術館舉辦的“三棵樹”的展覽用了三個象徵物,“菩提樹”是佛教之樹,“梧桐”是道教之樹,“柏樹”是儒教之樹。樹是傳統的生命象徵,在本體中實現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統一;樹是天地之間的聯繫,從地下深處的根蒂到升向太陽的頂端嫩芽,樹變成了物質和形而上學之間的假想橋樑。2
巨大的卷軸作品(這需要藝術家在梯子上工作)從天花板上懸掛而下,使空間充滿一種新奇的感覺。在廣闊的公共空間的展覽本身也是一種展覽實踐的探索。這些作品的內容和呈現方式,中國經典和羅馬古文明之間的比較和對話不僅限於歷史,也可以挑戰歐洲文化和現代性觀念之間的對話。對“技藝”或技能的模仿是用來解釋20世紀早期的抽象藝術。現在柏拉圖式的理想,可以給在中國藝術在觀念和語言之間的關係上一個新的動力。高士明指出,中國早期的山水畫理論強調景觀和其代表性的統一: 中國早期山水畫論大都講求山水、畫圖之合一。玄對山水,悅於畫卷,二者共生同構,相契相合。而玄覽、暢神之間自有其本質淵源。山水畫是一種回憶,畫家幷非直接對景記實,而是憑藉回憶而作畫,記回憶之蹤跡,使記憶成形顯像。而觀者觀畫之時也同樣經驗一次回憶,在書齋中臥游八方,藉圖畫追想遊歷山水之中的經驗,於書齋之中領略山川之迴響。作畫是回憶,觀畫也是回憶,一種使回憶視覺化,另外一種則令回憶現實化,或者說情境化;前者將造化攏聚於圖畫,後者卻沿著圖畫回返造化。3
徐龍森的藝術實踐中,無意外或含糊不清的空間,但在物質方面可以看出共鳴,調解,秩序和目的空間感。一片寂靜把觀者帶入到層層灰色水墨蘊含的音樂和大自然本身的律動中。沒有明顯的邊界,沐浴在柔和光線中的抽象的形式在徐龍森的的繪畫中登上山峰。在那裏,雲,影子,白天和黑夜,驚喜和遐想,不斷帶來著一種精神上的驚喜和鼓舞。適合一段經典文字,徐龍森的繪畫也是對當代社會的有力表達,解決全球性問題十分緊迫的。徐龍森積極回應,中國特色的膚淺觀念似乎是誘惑西方藝術市場的,他表示反對一些藝術家的態度如用破壞經典工藝品來表明政治觀點,和在飛速發展的中國,大量藝術家決心以新形式替換老形式而理所當然的藝術家。徐龍森的山水畫,它質疑當代中國當代文化和當代全球文化問題。中國美術館館館長范迪安指出:“徐龍森的山水繼承了北宋以來大山大水的情懷、又吸收了中國哲學天人合一、不斷攀登的意志,所以他的山水畫有中國山水畫中的精髓和他強大的不斷創造力的結晶。東方和西方的文明傳統都尊重大自然,而中國的大自然在中國的語言中又以山水為代表,山水的藝術在中國有兩千年的歷史,但是能把山水的藝術帶到西方,又進行兩個國家如此文明的對話,徐龍森先生是第一位,因此,這次展出為中國當代山水畫的國際話題討論做出了重要的貢獻。”4
在詩的編排上有一個特殊的形式,徐龍森的作品從古代文化經典中化的了靈感。這毫不奇怪,在2011年3月詩人楊煉和徐龍森首次會面,他們分享了世界上第一無二的一種視覺和能量觀。在羅馬,我採訪了徐龍森和楊煉,楊煉也擔任口譯。對於楊煉,詩歌佔據了文學的視覺空間。他舉了一個例子:古典詩歌中與數量相同的完全平行的聲音結構兩個句子形成對仗,它們視覺上是非常漂亮:“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句話非常視覺化,在徐龍森山水畫中發現並可以體驗相同的共鳴。5
徐龍森山水畫的力量是通過一個空間精湛使用達到音樂的作曲結構。這可以看出,實現突破視覺的含義的東西,通常是被忽略的能量。它賦予了語言新的含義,是詩歌的視覺性對話挑戰歐洲模式的現代性的關鍵。徐龍森新的實驗發現其淵源在中國的古典藝術和哲學。高士明看到“山水畫的使命是,以更新的精神和自己的民族勇氣和以延長新事物的活力,吸收它的組成和表達的自然... ...這個任務,如果進行,其中潛在著偉大繪畫被發現的可能。這也是基本秩序,是整個中國傳統繪畫的核心“. 6
徐龍森1956年出生於上海。他學習雕塑,書法和繪畫。據Capasso介紹,自2001年以來,“當徐龍森開始專注于山水畫時幾乎時開始一場革命,”7他的山水畫的特點是使用傳統書法的方法 - 複雜的筆墨和微妙的技術,但規模上大大放大。徐龍森創造了一個可能被視為歷史的建築規模尺寸的作品。他一方面振興了中國畫的重要品格,但遠遠不是模仿創造,他的振奮人心的作品挑戰了中國人在過去的一個世紀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的自然觀,並且在近些年來也講進一步挑戰。近來的廢舊工業造成的嚴重污染,徐龍森作品中令人畏懼的美開始提醒和批判工業化進程中作為一個經濟和政治正在轉型和發展過程中造成肆虐和破壞。 “當代山水畫中的錯誤就在於不僅的繪畫作為一種藝術的下降,但甚至在的景觀本身的滅亡,如果即將消失怎麼去體驗它。”關於徐龍森的繪畫,高士明旨在澄清自然性: “山水畫講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而此“造化”絕非一山一水,而是生成變化;此“心源”也絕非主體的mind,而是天地之心。天地不仁,天地本無心,畫者欲攫取造化之無盡藏,繼而為“天地立心”。這正是中國山水畫之“不二心法”。 8
雖然他被認為中國藝術節的大師,但徐龍森的作品只在西方展出幾次。“徐龍森復興了中國畫的重要品格—雄渾而恣肆,磊落而曠達,在過去的五百餘年中,這些品格已經因明清的書齋化、近代的學院化而漸趨淪喪。而在徐龍森的創作中,這種品格的重新獲得,不止因為他對於宗少文所說的“坐究四荒”的觀覽境界的追摹。”9 他更進一步,“而且在於他對當代公共空間的積極回應” 9徐龍森意識到存在被傳統吞沒的危險。 “畫家如果沒有從他的內心去模仿自然不會成功過的創造活的傳統。”“根據傳統”,他說,“只會實現藝術家純粹的概念上的 野心“,山水畫可以達到這個認知,他認為,中國開始:不再是二手的言論,但”我的想法很完美“。他聲稱,在古典和現代之間有深刻差異,“山水畫是全球文化 - 到地方和找到更多的東西的關鍵”。
與自我的不斷對話,是徐龍森藝術實踐的主要想法,在這裏作品的每一個部分必須有一個完美的結構來組成一件大的作品。楊煉指出很少有中國藝術家,達到這一思想的水準。徐龍森是第一個中國古董和經典作品的收藏家,從中他對中國的傳統和歷史獲得了巨大的瞭解。在上海他也吸收了中國傳統的人文精神。像楊煉一樣,在文革期間他成為藝術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主要是自學成才的,他解釋說,在暴亂時期導致一個“惡夢啟示”,這是一個自我反省的情況,促使從正常出發。他說:“我們必須從國際角度思維判斷獨創性和思考的品質,要問問題並回答自己。語言就夠了嗎?“在他的四十歲的時候,他發現靈感的真正來源在孔子的著作,中國300年哲學和歷史的研究使他得出結論,從中國古代文化中分離出來的文化和生活已成為過去。在徐龍森的繪畫中,有厭倦和悲傷,和一個偉大的進口哲學生活無誤的承諾。 “這些新的經驗和想法的研究和創造,推動在知識產權方面的界限。一個藝術家是誰也無法控制的獨裁者。一個藝術家必須作出自己的決定,做心靈之旅”。徐龍森在作畫之前,有一套儀式,他坐下,觀察,冥想,泡茶,遵循有關的清潔,身體和心靈的純淨,古典而簡約,使自己從外部公共生活中脫離。他最重要的作品在時間上是未知的。在義大利羅馬,許多人走近徐龍森說,這是不可能創造的作品。概念藝術和觀念藝術或許在視覺系統上運行他們的課程 11。兩大帝國之上的展覽,已經沉澱了深刻的對話,這將是持續的。
參考文獻
1. 安吉爾•卡帕索,徐龍森:兩個帝國之上,羅馬古文明博物館:16
2. 同上:18
3. 高士明:山水的危機和徐隆森的超大型山水實驗,www.xulongsen.com
4. 范迪安,“傳統的迴響與當代的理想”,目錄,同上:30
5. 楊煉,由珍妮特麥肯齊採訪,2011年6月22日,羅馬
6. 高士明,同上
7. 安吉爾•卡帕索,同上:17
8. 高士明,同上
9. 同上
10. 徐龍森,珍妮特•麥肯齊採訪,翻譯楊煉,羅馬,2011年6月22日
11.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