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全球化趋势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于拥有自身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国艺术家来说,这种挑战是更为严峻的。摆在他们面前的任务具有明显的双重性,一方面,要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创造出具有当代文化属性和视觉面貌的艺术,另一方面,需要从本土的艺术传统中寻找艺术资源,使本土的艺术传统在新的文化语境中散发出创造的力量。这种艺术目标的双重性也是观察和认识中国当代艺术文化价值的重要视角。徐龙森,这位中国艺术家对于传统与当代这两个命题的认识,通过他的山水画巨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分量的答案,使得我们可以从中国文化的本土性和当代艺术的跨文化性角度认识他的艺术创造所具有的文化精神。
一部中国的山水画史即是一部壮观的中国绘画史。可以说,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视觉表达以及思维的觉醒是从山水画开始的,在中国人心中,山水既是对自然山川景象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人居环境的再现,同时也是对宇宙空间和天地运行气象的认知。更重要的是,中国山水画是艺术家人格理想的象征和文化精神的表达,反映了艺术家对自然生命的关切和对个人情怀的抒发。中国著名的儒家先贤孔子就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言,因此,在中国山水画中,既可以看到中国博大丰富的自然景观,又可以看到贯注其中的艺术家的精神指向。徐龙森的山水呈现了雄伟壮阔的视觉景观,又拥有极为强烈的精神诉求,表达出一位当代艺术家继承传统而超越传统的文化胆识。
徐龙森深知中国传统山水画所积淀起来的大量经典,在他开始以山水画为主题进行创作时,他的目光超越了传统山水画已有的各种法则,直接追寻山水画最本质的意义,那就是营造一种“天人合一”也即自己与大自然景象完全融合、精神得以皈依的整体情境。他艺术中鲜明的当代特征是对不断程式化了的山水传统进行“破局”,同时朝向新的山水精神“开局”。他的“破局”与“开局”的机遇,就在于开放性的公共空间给予了山水画发生学一轮新的可能性,他的作品即是为自己的精神需求所画,同时也为自己作品进入公共空间做出了策略性的思考。当他那些高达数十米的山水作品置入公共空间时,无论是东方的或是西方的,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都形成了一种强烈的陌生化效果,这种效果也给每一个观赏者强烈的陌生化体验。在他的山水巨作面前,观众与作品之间形成了对话,他的作品更与不同文化空间形成了对话。
徐龙森以“横空出世”的方式出现,无疑是山水画坛的一个意外,但对于他来说,却是一种艺术修养的成果和艺术追求的逻辑发展。他常年阅读历代山水经典,目识心摩,在认识上直追山水画精神的本源,他也不断积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修养并思考世界艺术的创造规律,形成了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丰富的文化修养,所以,当他下笔之际,他能够破除传统山水画的尺度、章法和笔墨形式,完全凭借自我的充沛感性,在绘画的过程中把握笔墨发展的契机,以极为强烈的直觉和投入山水怀抱的现场感一气呵成,从而进入超自然寂静的世界,以达到精神的净化,实现新时代文明的黄钟大吕、守正创新的博大气象。
此次徐龙森山水画欧洲巡回展,即是其个人艺术的一次文化访问,也是东方回应欧洲文明的重大文化事件,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两大文明的遥相呼应、相互映照会给人们带来意外的惊喜。
范迪安
中国美术馆馆长
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