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山
西元2006年春天,我和龍森及幾位好友游雁蕩山,回來之後,我做了一個神奇的夢,夢中的龍森畫了一幅與雁蕩山顯勝門一樣高大雄偉的畫作,畫作與實境相互重疊,互為表裏,交相輝映。我把夢原原本本說給龍森聽,並戲言:“顯勝門”將象一個讖語,昭示你未來創作之路。
今天,龍森畫出了比“顯勝門”更高大更壯觀的作品——我指的是,他的畫作如此富有視覺的侵略性,如此富有張力和壓迫感,以至於使觀者的視野和心境隨之放大,直到無限。
觀察和認識某個藝術家,作品只是一個指標,而並非全部。俗話說,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龍森是非常之人,是普遍中的特殊,是特殊中的個體。我與龍森結識時間不長,卻已對他知根知底,因為他是個簡單的人,是個很容易被識別的人。據我的經驗和識察,有些人一輩子都無法讓人看清其面目:溫良謙恭,面面俱到,一副君子嘴臉;有些人則是一目了然,無遮無掩,我行我素。我喜歡明代張岱說過的,人無疵,不可交,無真氣也。龍森身上有不少“疵”,但更多的是“真氣”。龍森常常表現出孩子般的天真和單純,與他的年齡和閱歷存有天壤之別。
我和龍森常常談論一些學問方面的事情,因為龍森好學,希望夯實他的創作基礎。學問對他而言是工具性的,他本人則毫不違言,由於我們這代人從小吃了太多的粗食,營養闕如,導致對學問的一知半解。以我半瓶醋的底子,在龍森面前似乎顯得肚子裏尚有些墨水,言談之中,能夠激發他的思緒和激情。龍森的思想是夾生的,我曾戲言他的整個思路是五分熟的牛排,肉中帶血,他用生吞活剝的方式積累學問,用他延續不斷的激情情和狂熱執著追求他的終極目標。每個有理想有野心的藝術家都有自己的終極目標——龍森把自己置於一種高不可攀的絕頂,以調動自己的全部精神能量,做著登頂的衝刺。所以,在他半生不熟的思想裏,充滿著狂熱的成分,而正是這種狂熱,生成了他那種旋風烈火般的激情和思想。龍森自我燃燒,沉浸在燃燒中的快感。我常常驚訝,從他口中迸發的光芒四射的隻言片語,這種迸發來自於他的狂熱,而狂熱是他的始終不逾追求終極目標的結果。
龍森喜歡談論歷史。我則認為,就個體的存在和個體的精神與歷史之關係而論,歷史是無意義的、異己的力量。這是我們之間的區別——實際上,凡是把歷史當做個體對應關係來對待的人,皆具有實用主義和實證主義的精神特徵。我之所以把歷史看作無意義和異己力量,是對創造的個體予以更高更直接的待遇。無論是以往還是未來,都與創造的個體無直接關係。我的意思是,試圖把自己置於歷史座標的人,是典型的幻想中的遊戲。換句話說,把成功的榮耀放置在無法測量的未來,表示什麼呢?我向龍森指出,我們生命的寬度和長度本身是測量我們創作的尺規,除此之外,別無他物——我要說明,這與對世俗榮譽的嚮往是格格不入的,相反,世俗榮譽比之歷史,是更加危險和惡毒的陷阱。
人的存在的辨證法則告訴我們,矛盾和悖論是人的悲劇。這種悲劇在有的人身上尤為顯著。龍森一心嚮往攀登絕頂,他的依據是什麼呢?我的歷史虛無觀常常使我陷入理性主義的泥潭中,這方面龍森似乎比我樂觀——當然,他的樂觀不是思考的結果,只是情緒表達更為積極。龍森的精神狀態始終處於理性和非理性的零界點,這無疑產生出了一種悲劇性的力量。歷史的悲劇是在由英雄為主角的舞臺上演出,英雄的悲劇濃縮了人的悲劇性的全部,這是存在的秘密。所以,說到龍森攀登絕頂的資本和能力,無非只有以現實為依據,離開現實,一切論說全是憑空捏造。
龍森的現實是什麼?他以什麼樣的姿態出現在我們面前?
舉例來說,某個畫家依靠點滴積累,一步步從小名到大名,從地域到超越地域,從小範圍到大範圍,所有這樣的例子在龍森身上全都不適用。因為這樣的例子太多了,以至讓人相信,成為名家的路子是格式花化的,千篇一律的。我對龍森說,在我們時代,如果能夠出現大的創作家,絕非按步就班形成的,他必須是異軍突起、狂飆式的和奇跡般的,他的崛起是眾人難以預料和想像的。因此,他的創作必須是獨一無二的,不可取代的。
作為龍森主攻的山水畫,多少年來已經頹敗不堪。促使山水畫頹敗的原因固然很多,很多人在討論這個話題時常常顯得猶豫和不著邊際,包括龍森本人,亦是此一時彼一時。有時候,認知某個問題,以及解決這個問題的鑰匙,並不在於我們的認知能力,無論我們採取外部進入的方式,或是採用內部探究的方式,都不可能最終把握問題的內核,換句話說,若象剝洋蔥那樣層層開剝,最後的結論或許依舊是空無。但是,事物的辨證關係讓我們知道,任何外部的表像,都有其隱蔽的內部的根源。在糾結著歷史和現實,現實和未來的種種複雜的關係中,認知的說服力顯然不如實踐的結果來得有力。當龍森把當下的許多所謂的山水家看做是“民間藝人”時,實際上他已經把自己定位成一個純粹的“創造者”。誰都清楚,“創造者”的孤獨是一種宿命。我與龍森說,在你攀登到一定高度,你周圍的空氣會非常寒冷,沒有人能夠給予你溫暖,你只能從內在的自我中取暖。而且你已經無法回到集體主義的懷抱裏去——儘管那裏由於人群的互相擁擠,產生出了人的本能所需的溫暖。
綜觀百年來的山水畫壇,革命者有之,保守者有之,中庸者有之。細數百年來山水畫的成果,完全可以說群星閃耀,但都是小星,亮度有限。恩格斯在論述文藝復興運動時說過,眾多小星把這個運動推到了一半,需要巨星來把它推到頂峰。我們都知道,文藝復興時期是“呼喚巨星,並產生了巨星”的時期——按這樣的說法,那個時期出現巨星,是一種必然。那麼,我們的時代呢?是“呼喚巨星,並能夠產生巨星”的時代嗎?
今天,龍森畫出了比“顯勝門”更高大更壯觀的作品——我指的是,他的畫作如此富有視覺的侵略性,如此富有張力和壓迫感,以至於使觀者的視野和心境隨之放大,直到無限。
觀察和認識某個藝術家,作品只是一個指標,而並非全部。俗話說,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龍森是非常之人,是普遍中的特殊,是特殊中的個體。我與龍森結識時間不長,卻已對他知根知底,因為他是個簡單的人,是個很容易被識別的人。據我的經驗和識察,有些人一輩子都無法讓人看清其面目:溫良謙恭,面面俱到,一副君子嘴臉;有些人則是一目了然,無遮無掩,我行我素。我喜歡明代張岱說過的,人無疵,不可交,無真氣也。龍森身上有不少“疵”,但更多的是“真氣”。龍森常常表現出孩子般的天真和單純,與他的年齡和閱歷存有天壤之別。
我和龍森常常談論一些學問方面的事情,因為龍森好學,希望夯實他的創作基礎。學問對他而言是工具性的,他本人則毫不違言,由於我們這代人從小吃了太多的粗食,營養闕如,導致對學問的一知半解。以我半瓶醋的底子,在龍森面前似乎顯得肚子裏尚有些墨水,言談之中,能夠激發他的思緒和激情。龍森的思想是夾生的,我曾戲言他的整個思路是五分熟的牛排,肉中帶血,他用生吞活剝的方式積累學問,用他延續不斷的激情情和狂熱執著追求他的終極目標。每個有理想有野心的藝術家都有自己的終極目標——龍森把自己置於一種高不可攀的絕頂,以調動自己的全部精神能量,做著登頂的衝刺。所以,在他半生不熟的思想裏,充滿著狂熱的成分,而正是這種狂熱,生成了他那種旋風烈火般的激情和思想。龍森自我燃燒,沉浸在燃燒中的快感。我常常驚訝,從他口中迸發的光芒四射的隻言片語,這種迸發來自於他的狂熱,而狂熱是他的始終不逾追求終極目標的結果。
龍森喜歡談論歷史。我則認為,就個體的存在和個體的精神與歷史之關係而論,歷史是無意義的、異己的力量。這是我們之間的區別——實際上,凡是把歷史當做個體對應關係來對待的人,皆具有實用主義和實證主義的精神特徵。我之所以把歷史看作無意義和異己力量,是對創造的個體予以更高更直接的待遇。無論是以往還是未來,都與創造的個體無直接關係。我的意思是,試圖把自己置於歷史座標的人,是典型的幻想中的遊戲。換句話說,把成功的榮耀放置在無法測量的未來,表示什麼呢?我向龍森指出,我們生命的寬度和長度本身是測量我們創作的尺規,除此之外,別無他物——我要說明,這與對世俗榮譽的嚮往是格格不入的,相反,世俗榮譽比之歷史,是更加危險和惡毒的陷阱。
人的存在的辨證法則告訴我們,矛盾和悖論是人的悲劇。這種悲劇在有的人身上尤為顯著。龍森一心嚮往攀登絕頂,他的依據是什麼呢?我的歷史虛無觀常常使我陷入理性主義的泥潭中,這方面龍森似乎比我樂觀——當然,他的樂觀不是思考的結果,只是情緒表達更為積極。龍森的精神狀態始終處於理性和非理性的零界點,這無疑產生出了一種悲劇性的力量。歷史的悲劇是在由英雄為主角的舞臺上演出,英雄的悲劇濃縮了人的悲劇性的全部,這是存在的秘密。所以,說到龍森攀登絕頂的資本和能力,無非只有以現實為依據,離開現實,一切論說全是憑空捏造。
龍森的現實是什麼?他以什麼樣的姿態出現在我們面前?
舉例來說,某個畫家依靠點滴積累,一步步從小名到大名,從地域到超越地域,從小範圍到大範圍,所有這樣的例子在龍森身上全都不適用。因為這樣的例子太多了,以至讓人相信,成為名家的路子是格式花化的,千篇一律的。我對龍森說,在我們時代,如果能夠出現大的創作家,絕非按步就班形成的,他必須是異軍突起、狂飆式的和奇跡般的,他的崛起是眾人難以預料和想像的。因此,他的創作必須是獨一無二的,不可取代的。
作為龍森主攻的山水畫,多少年來已經頹敗不堪。促使山水畫頹敗的原因固然很多,很多人在討論這個話題時常常顯得猶豫和不著邊際,包括龍森本人,亦是此一時彼一時。有時候,認知某個問題,以及解決這個問題的鑰匙,並不在於我們的認知能力,無論我們採取外部進入的方式,或是採用內部探究的方式,都不可能最終把握問題的內核,換句話說,若象剝洋蔥那樣層層開剝,最後的結論或許依舊是空無。但是,事物的辨證關係讓我們知道,任何外部的表像,都有其隱蔽的內部的根源。在糾結著歷史和現實,現實和未來的種種複雜的關係中,認知的說服力顯然不如實踐的結果來得有力。當龍森把當下的許多所謂的山水家看做是“民間藝人”時,實際上他已經把自己定位成一個純粹的“創造者”。誰都清楚,“創造者”的孤獨是一種宿命。我與龍森說,在你攀登到一定高度,你周圍的空氣會非常寒冷,沒有人能夠給予你溫暖,你只能從內在的自我中取暖。而且你已經無法回到集體主義的懷抱裏去——儘管那裏由於人群的互相擁擠,產生出了人的本能所需的溫暖。
綜觀百年來的山水畫壇,革命者有之,保守者有之,中庸者有之。細數百年來山水畫的成果,完全可以說群星閃耀,但都是小星,亮度有限。恩格斯在論述文藝復興運動時說過,眾多小星把這個運動推到了一半,需要巨星來把它推到頂峰。我們都知道,文藝復興時期是“呼喚巨星,並產生了巨星”的時期——按這樣的說法,那個時期出現巨星,是一種必然。那麼,我們的時代呢?是“呼喚巨星,並能夠產生巨星”的時代嗎?
在我看來,我們面臨的現實不僅與文藝復興時期格格不入,而且處於分崩離析的前夜。在信仰、價值觀、人生觀都嚴重混亂的催化下,社會凝聚力渙散,向上的動力喪失,代之以精神品質的整體性下滑。在人人都是上帝的情況下,上帝被人同化了,在人皆為堯舜時,堯舜成了埋頭於瑣屑的凡人。我深知自己在思想上的敏感度不夠,常常被已有的“知識”干擾判斷。龍森反復強調,必須破除“成見”,消除“成見”。其實,“成見”只有“多與少”,沒有“有與無”,沒有“成見”就將是牆頭之草,而“成見”太多太厚,必然作繭自縛。所以,創造者需要更多地消除“成見”,但他終究無法拔著自己的頭髮飛起來。在分崩離析的現狀中間,我只相信偶然,一切可能的高度和深度,一切令人眩目的具有時間穿透力的成果,都是個體的奇跡和偶然,與時代的“呼喚”並“產生”之間毫無必然性的聯繫。
偶然的個體的奇跡幾乎是無據可依的。也就是說它出現了,就存在了,存在了就表示了它的歷史合理性。這樣的邏輯並不證明我是神秘主義,在很多特別的時期,一些藝術家、科學家是這麼莫名其妙地產生出來的。龍森氣壯山河地對我聲稱,現在是漢朝以來最有希望的時代。他為什麼有這樣的念頭?為什麼將兩千年的時間濾去,而把當下看作輝煌的舞臺?他的依據是,現在的一切都處於重建之中,以往的制度、價值、觀念、倫理等等,皆已失效,正應了那句“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名言。由於重建初始,傳統的、西方的、古代的、當下的,都是為我所用的原料,而在視野和胸襟上,我們又遠遠超越了百年來那些“群星”,所以我們能夠“做出大事情”。
姑且不論龍森的依據是否準確,至少,這種樂觀情緒幫了他的大忙。“做大事情”的雄心推著他不停向前向前,連他自己也會被自己的快速前行所驚訝。就心理學法則而論,悲觀者耽于思考,樂觀者勇於行動。有兩點值得注意。一,龍森的樂觀不是自我膨脹,自我吹噓和自我肯定;他的行動過程伴隨著不斷的反思和否定。二,他的樂觀帶有他這個年齡難以割除的民族意識,“我”總是和“我們”連為整體,“我”是民族的一個分子,我們民族遇到了空前的機會,“我”在其中創造“我們”的事業。
不止一個人問我,為什麼龍森熱衷於畫這麼大的作品?作品品質與篇幅大小有沒有關係?回答此類問題要設前提,其一,我前面說過龍森是非常之人,他試圖在山水畫實踐中突破所有原先的界限,而他選擇的途徑首先是篇幅。篇幅大小與品質無關,但篇幅大小直接改變觀者的經驗;其二,山水畫已非以往單一的存在形式,當代藝術不分種類,無論是油畫、雕塑、裝置、影像,都在參與視覺的競賽,只有最富獨特性的、最具張力的作品才能贏得席位,因此,篇幅大小不是關鍵,獨特性和張力才是落腳點;其三,當代藝術的公眾參與性遠較以往密切和直接,“在場”在概念不僅僅是個體的私下玩賞,營造氛圍和進入氛圍被明顯地突出來。我記得一位先生不屑地說道,龍森的畫不就是古人(譬如李唐、王蒙他們)作品的放大嘛。視覺經驗有它的慣性,山水畫的傳統形式早就固定化,花樣再多,都離不開習慣了的視覺經驗。我想像過,李唐、王蒙再世,他們會不會象龍森那樣作畫呢?我的結論偏向於“會”——他們會以他們的方式、他們的天才參與到今人的視覺競賽中,他們不會故步自封,象工匠一樣重複過去。
其實,龍森在傳統山水畫的技法上下過相當多的工夫。我看過他一些早期的作品,我把這些作品稱之為“讀書筆記”,我曾說過,我若為你寫文章,文章名稱只能叫:《抱殘守缺》。我的意思是,龍森希望自己吃透傳統精粹,故而大量閱讀和學習古人技法,以期在此基礎上做一個好的山水畫家。龍森的突破是近幾年的事,甚至是近兩年的事。不知哪一天,他遭到冥冥之中的當頭棒喝,毅然與以前的自己徹底決裂,把一堆“成見”統統拋卻,從被他自己搗毀親手的廢墟中站立起來,終於,他找到了真正屬於自己的視覺表達。在這種新的視覺表達裏,已往的,現實的,或許還包含未來的,全都揉成一團,這是龍森的發現,是他特殊個性的特殊成果。
我們被龍森採取的巨大篇幅所震撼,同樣,也被他在這個篇幅裏營造的無限豐富的內容所吸引。在表現手法上,龍森的花招很多,有直白的流露,亦有藏而不露的謎語。他以聰敏過人的種種招數引誘一步步我們進入他設置的天地,到頭來,我們被他納入了他的系統,參與進他的視覺表達的狂歡之中。有一點使我很受感動,龍森以日復一日地每天工作十二小時以上,以驚人的勁頭和精力將自己與創作熔為一體。所以我說他是非常之人。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該是合情合理的。很明顯,現在的龍森怡然陶醉在他那種冷冷清清的創作生活裏,伴隨著自我的興奮、失落、迷茫、樂觀和一心一意的衝刺,真正做到了藝術家的純粹,這樣的純粹是最大的保證——保證他向著自己心目中的絕頂奮力衝刺。
偶然的個體的奇跡幾乎是無據可依的。也就是說它出現了,就存在了,存在了就表示了它的歷史合理性。這樣的邏輯並不證明我是神秘主義,在很多特別的時期,一些藝術家、科學家是這麼莫名其妙地產生出來的。龍森氣壯山河地對我聲稱,現在是漢朝以來最有希望的時代。他為什麼有這樣的念頭?為什麼將兩千年的時間濾去,而把當下看作輝煌的舞臺?他的依據是,現在的一切都處於重建之中,以往的制度、價值、觀念、倫理等等,皆已失效,正應了那句“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名言。由於重建初始,傳統的、西方的、古代的、當下的,都是為我所用的原料,而在視野和胸襟上,我們又遠遠超越了百年來那些“群星”,所以我們能夠“做出大事情”。
姑且不論龍森的依據是否準確,至少,這種樂觀情緒幫了他的大忙。“做大事情”的雄心推著他不停向前向前,連他自己也會被自己的快速前行所驚訝。就心理學法則而論,悲觀者耽于思考,樂觀者勇於行動。有兩點值得注意。一,龍森的樂觀不是自我膨脹,自我吹噓和自我肯定;他的行動過程伴隨著不斷的反思和否定。二,他的樂觀帶有他這個年齡難以割除的民族意識,“我”總是和“我們”連為整體,“我”是民族的一個分子,我們民族遇到了空前的機會,“我”在其中創造“我們”的事業。
不止一個人問我,為什麼龍森熱衷於畫這麼大的作品?作品品質與篇幅大小有沒有關係?回答此類問題要設前提,其一,我前面說過龍森是非常之人,他試圖在山水畫實踐中突破所有原先的界限,而他選擇的途徑首先是篇幅。篇幅大小與品質無關,但篇幅大小直接改變觀者的經驗;其二,山水畫已非以往單一的存在形式,當代藝術不分種類,無論是油畫、雕塑、裝置、影像,都在參與視覺的競賽,只有最富獨特性的、最具張力的作品才能贏得席位,因此,篇幅大小不是關鍵,獨特性和張力才是落腳點;其三,當代藝術的公眾參與性遠較以往密切和直接,“在場”在概念不僅僅是個體的私下玩賞,營造氛圍和進入氛圍被明顯地突出來。我記得一位先生不屑地說道,龍森的畫不就是古人(譬如李唐、王蒙他們)作品的放大嘛。視覺經驗有它的慣性,山水畫的傳統形式早就固定化,花樣再多,都離不開習慣了的視覺經驗。我想像過,李唐、王蒙再世,他們會不會象龍森那樣作畫呢?我的結論偏向於“會”——他們會以他們的方式、他們的天才參與到今人的視覺競賽中,他們不會故步自封,象工匠一樣重複過去。
其實,龍森在傳統山水畫的技法上下過相當多的工夫。我看過他一些早期的作品,我把這些作品稱之為“讀書筆記”,我曾說過,我若為你寫文章,文章名稱只能叫:《抱殘守缺》。我的意思是,龍森希望自己吃透傳統精粹,故而大量閱讀和學習古人技法,以期在此基礎上做一個好的山水畫家。龍森的突破是近幾年的事,甚至是近兩年的事。不知哪一天,他遭到冥冥之中的當頭棒喝,毅然與以前的自己徹底決裂,把一堆“成見”統統拋卻,從被他自己搗毀親手的廢墟中站立起來,終於,他找到了真正屬於自己的視覺表達。在這種新的視覺表達裏,已往的,現實的,或許還包含未來的,全都揉成一團,這是龍森的發現,是他特殊個性的特殊成果。
我們被龍森採取的巨大篇幅所震撼,同樣,也被他在這個篇幅裏營造的無限豐富的內容所吸引。在表現手法上,龍森的花招很多,有直白的流露,亦有藏而不露的謎語。他以聰敏過人的種種招數引誘一步步我們進入他設置的天地,到頭來,我們被他納入了他的系統,參與進他的視覺表達的狂歡之中。有一點使我很受感動,龍森以日復一日地每天工作十二小時以上,以驚人的勁頭和精力將自己與創作熔為一體。所以我說他是非常之人。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該是合情合理的。很明顯,現在的龍森怡然陶醉在他那種冷冷清清的創作生活裏,伴隨著自我的興奮、失落、迷茫、樂觀和一心一意的衝刺,真正做到了藝術家的純粹,這樣的純粹是最大的保證——保證他向著自己心目中的絕頂奮力衝刺。
2009•6•20